科技城科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816-8118728





    绵阳每天新增5.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点击量:次,发布于:2014/11/17

来源:绵阳日报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3805家,其中38户已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前三季度,全市共申报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2011家,其中新注册企业1588家,这意味着绵阳每天新增5.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全市已有2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投入运行,面积达40万平方米。日前,市科技局负责人就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情况作了详细解读。

      不断完善扶持政策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阵地,是高端成长型产业培育的后备队。为激活绵阳这座科技宝藏的巨大能量,我市不仅先后出台了加快科技城创新人才汇聚地建设意见、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决定、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等政策20余项,还梳理出“十有政策”,涵盖创业、成果转化、创新奖励、税收优惠等方面,“含金量”十足。与市级政策同步,各县市区和园区也出台配套政策,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创新创业热潮。

      今年10月,针对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我市还专门印发了《绵阳市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涌泉计划”实施方案》,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和壮大期三大阶段,分别实施“金苗工程、拔萃工程、卓越工程”三类共33条扶持政策,涵盖资金支持、信贷支持、载体支持等方面。其中:企业从创意萌芽到注册初创阶段(年销售收入50万元以下)的支持措施由“金苗工程”来涵盖,企业从蓄势培育到加快成长阶段(50万元-2000万元)的由“拔萃工程”来支持,企业从壮大入规到稳定成熟阶段(2000万元以上的)的列入“卓越工程”来助力。

      营造良好服务环境

      让科技型中小企业创得起,还要办得好、走得远,关键在于良好的服务环境。为此,我市主要以提升服务效能为抓手,为科技型企业开辟了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2013年以来,各县市区、园区均成立创业服务中心,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策划咨询、手续代理、人员培训、技术应用、登记注册、社会保障等一站式服务。

      其中,游仙区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整合工商、质监、国税窗口,在区政务服务大厅增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一站式”代理服务窗口,实行全程代办,申请人手续齐备后,在2-3个工作日内办结。涪城区大力推行量体裁衣式服务和全程保姆式服务,实行区级领导干部联系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大型企业制度,主动搭建合作平台,各部门领导干部实行一对一帮扶,帮助中小企业在涪城扎根、成长和发展。

      着力建设孵化载体

      在孵化载体建设方面,我市依托本地企业成立四川省空管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等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建成科技城创新中心一期、西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中科育成中心、金家林软件产业园等一批孵化器。着眼构建科技城集中发展区“一核三园多区”格局,规划建设30平方公里的“科技城军民融合创新驱动核心示范区”和5平方公里启动区,助推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县市区、园区也结合当地优势,引入民间资源,释放闲置地产,吸纳科技型中小企业入驻。目前,全市已有2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投入运行,面积达40万平方米。

      此外,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力量薄弱的问题,通过搭建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的近1000台先进仪器提供给有需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使用。科研院所的资源变成了中小企业成长的“助推器”,不仅让设备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也有效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两年时间已接到1000多次申请。


 

 //div>nav>ul>li>a").hover(function(){ $(this).parent().stop(false,true).animate({"background-position-x":"6px",opacity:"0.7"},{duration:"normal", easing: "easeOutElastic"}); },function(){ $(this).parent().stop(false,true).animate({"background-position-x":"10px",opacity:"1"},{duration:"normal", easing: "easeOutElast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