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城科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816-8118728





    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促进专利转化实施的意见

    点击量:次,发布于:2014/11/14

中共绵阳市委  绵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促进专利转化实施的意见

(绵委发〔2012〕12号)


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各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党委、办事处,市级各部门:
        为鼓励发明创造,强化专利应用,保护知识产权,推动自主创新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知识产权工作,促进专利转化实施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知识产权(专利)正日益成为地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契机,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科技城建设总体规划,全市专利申请量稳步增长,专利保护管理力度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实施国家、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我市要进一步加强专利工作,大幅度提高全市知识产权实施转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2016年,努力把我市创建成为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把绵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建成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力争一半以上的县市区成为知识产权强县,省级以上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和优势培育企业30家以上。全市专利申请达到10000件、专利授权5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500件、发明专利授权800件。当年专利实施新增产值400亿元,利税40亿元,各项指标在2011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强专利的创造
      (一)强化重点区域专利工作。各县市区、园区要积极研究制定和实施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及规划,要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管理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为切入点,营造专利工作良好氛围,发挥专利制度在调动创新积极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较快、科技实力较强、知识产权工作基础较好的园区和部分县市区,要有效运用国内外知识产权资源,大幅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加速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涪城、游仙、江油、三台、安县等县市区要成为知识产权强县。高新区、经开区、江油工业园区三个“百亿产业园区”要开展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和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创建全国、全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带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强化高新技术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在电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形成一批对产业关联度大、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强的自主知识产权。重点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及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专利战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获取具有战略意义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技术优化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三)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建立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制度和机制,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鼓励企业实施专利战略,建立专利预警机制,进行专利布局,努力获取核心专利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围绕地方支柱产业、优势特色产业抓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群。
      (四)加强高校和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高校和科研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大力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和实施的激励措施,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市场机制经营知识产权,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专利的实施转化。
        三、加大财政投入,促进专利的创造和实施
        在积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社会投入的同时,各级要从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引导和支持。设立年度预算为1000万元的绵阳市专利资助与奖励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市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专利申请资助、专利实施资助与奖励、优秀专利奖励、中介机构扶持等方面。
      (一)大力资助专利申请。进一步提高我市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大力吸引外地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到我市申请专利。市专项资金要在发明专利申请、授权专利以及专利年费缴纳等方面给予资助,以大幅度提高我市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拥有量。在提高全市专利总量的同时,不断优化专利质量,引导、帮助企业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行专利布局,把握竞争主动权,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支撑。
       (二)大力支持专利实施。促进专利技术的实施,推动专利技术的有效应用,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良好市场前景且已经在绵进入实施阶段的市内外专利项目,市专项资金给予实施资助;对实施效果显著的专利项目,按照新增上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市专项资金与受益地方财政按比例给予一定奖励。
       (三)设立绵阳市优秀专利奖。鼓励发明创造,不断优化我市专利结构,引导更多优秀专利产生,市政府设立绵阳市优秀专利奖,每年评选市优秀专利并给予奖励。对获得国省专利金奖、优秀奖的给予再奖励。
        四、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鼓励在绵设立专利代理机构,对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在绵阳新注册的专利代理机构给予一定开办资金扶持;对代理机构代理并获得授权的我市发明专利给予资助。鼓励专利服务机构积极开展专利代理、评估、咨询、检索、交易等服务,不断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加强专利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重点行业产业专利数据库和重点企事业单位专利数据库。争取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五、强化依法保护,提高执法力度
       (一)强化司法保护。建立健全司法与行政办案协作、信息沟通、业务交流和监测预警等衔接机制,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通道”。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陪审员、司法鉴定、专家顾问等制度。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大调解”工作机制。
       (二)强化行政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队伍建设,充实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人员,改善执法条件,强化执法能力。健全知识产权执法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知识产权跨区域联合执法、跨部门综合执法协作机制,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三)强化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海关信息交流机制,加强知识产权风险信息分析、处置和反馈,构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监控体系,为我市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保驾护航。
       (四)加强专利维权。建立专利维权援助专家团队,为重大项目实施提供决策咨询,为企业提供专利维权援助,为专利侵权判定提供咨询服务。
        六、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领导
       (一)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举措,将知识产权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和部署本地区的知识产权工作。要将知识产权工作的量化指标(年专利申请量、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年专利授权量)纳入政府年度目标任务统一部署、推进和考核。各县市区、园区要加强知识产权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保证有牌子、有职能、有人员。知识产权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进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健康发展。
       (二)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投入。各县市区、园区要加大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财力支持,保障知识产权工作经费。按照《四川省专利保护条例》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核心技术专利申请、实施和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等工作。
       (三)落实知识产权激励措施。对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奖励。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应按照《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给予职务发明人合理的奖金和报酬;要将获得专利的情况作为技术职称晋升和聘任的重要依据。单位转让或许可他人实施专利,应从转让和许可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奖励发明人、设计人和为转化作出贡献的人员,或采取股权、期权等其他方式给予奖励。


中共绵阳市委
绵阳市人民政府

                   2012年8月17日

 //div>nav>ul>li>a").hover(function(){ $(this).parent().stop(false,true).animate({"background-position-x":"6px",opacity:"0.7"},{duration:"normal", easing: "easeOutElastic"}); },function(){ $(this).parent().stop(false,true).animate({"background-position-x":"10px",opacity:"1"},{duration:"normal", easing: "easeOutElast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