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城科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816-8118728





    近地小行星威胁撞地球 美欧立项欲改变其移动轨迹

    点击量:次,发布于:2015/04/17

电脑模拟小行星撞击地球轨迹示意图

     中国网4月16日讯 据法国媒体4月15日报道,宇宙空间内星球复杂众多,一部分小行星由于其运行轨道朝向地球,现已成为威胁我们人类生存星球的物质。对此,美国及欧洲方面均表示要建立一项能够改变小行星移动轨迹的太空项目计划。

     据天文学家评估,每一千年就会有一颗直径大约一百米的行星掉落在地球上,而这种行星的运行速度达数万公里/小时,分分钟便可把包括巴黎在内的各个大城市损毁。如果该类行星掉入海中,甚至还会激起几十米高的浪潮,给沿海城镇和居民带来意想不到的灾害。

    在意识到这种宇宙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之后,科学家们每两年聚集一次来汇集知识储备并共同讨论减轻近地小行星对地球威胁的相关办法或措施。据悉,第四届行星防御会议本周内即将于意大利佛拉斯卡帝境内召开。而此次会议上,各个科学家还将进行小行星碰撞模拟试验,也就是利用电子器械模拟一颗已对地球构成威胁的近地小行星,通过对其运行轨道进行研究,从而预见可能会发生的碰撞后果,并进而提出解决方案。

     2013年,众多专家首次进行模拟实验,但他们最终在解决方案上面的想法并没有达成一致。对此,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帕特里克·米歇尔尔表示:“显而易见,面对近地小行星的威胁,我们人类还没有准备好对策。也因此,包括法国尼斯及俄罗斯乌拉尔联邦管区在内的个别地域已遭遇过因陨石坠落而导致的人员伤亡事件。”

欧美合作试验撞击措施

    事实上,截止到今天,对于近地小行星的威胁,全球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天文机构提出过一项或将其转移轨道或将其毁灭成碎片的实施性计划。不过此前,欧洲空间局(ESA)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曾联手推出了一项名为AIDA(欧美联合撞击和偏转小行星任务)的撞击实体试验计划,欲在2020年向一个名叫Didymos双星系统(由两个独立的太空岩石构成,最大的直径达800米,较小的直径为170米,它们受引力作用紧密结合在一起)发射两枚撞击探测器。

     对此,该项目的首席专家帕特里克·米歇尔解释说:“欧空局负责研制的是名叫 小行星撞击监视器 (AIM)的飞船,我们将在这艘飞船身上安装探头、着陆器及微型卫星,让其帮助我们对整个撞击经过开展监视、数据记录及研究。2021年时,美国航天局将负责发送一颗大约300公斤的飞船——“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其任务将是以2.25万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双星系统,使其中那颗大约170米宽的太空石块偏离其原有轨道。”

    对于这项计划的目的,帕特里克·米歇尔表示:“届时,如果探测器无法将小行星推出至我们理想的轨道上,那么我们将继续对其中的偏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我们的目标是要在对近地行星表面及内部结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能够预测这种试验撞击如何影响小行星的轨迹。”


    AIDA任务将使科学家首次开创性地洞悉双子太空岩石系统,并有望揭晓危险小行星的运行轨迹,这有助于避免其与地球的碰撞。科学家此次太空计划与2022年Didymos小行星近距离接近地球的时间相符,到时这颗小行星距离地球1100万公里。而欧美双方分开负责探测器制造工作的优势是:两艘飞船都可以在没有对方的情况下独立完成自己的使命。

    “目前人类对于体积较小的近地行星的数量已知仅为20%至30%”

    事实上,让小行星偏离原先轨道是一件可行性较低且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在其撞击地球造成重大灾难数年之前先做好预防措施。对此,帕特里克·米歇尔表示:“理想情况下,我们将要发送一个探索试验性的探测装置,以此来预先研究小行星的表面结构及收集碰撞数据进一步了解小行星的碰撞情况。当然,这并不是一次不允许失败的试验。我们接受可能会出现的误差与失误,这将使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近地小行星的威胁。”

    就人类现在的天文与科技水平来讲,大型近地行星是可以也必须在其撞击地球之前就被精确检测好的,否则,地球将有可能再次回到6500万年前那个导致恐龙灭绝的漫长寒冬(恐龙灭绝假说之一是由于一颗类似小行星的物质撞破地壳,造成超级火山爆发,裸子植物大量减少,全球被火山灰及毒气笼罩)。


    至于体积较小的近地行星,这仍然是人类模糊了解的一个种群,至今也未有系统的研究方案。对此,帕特里克·米歇尔指出:“目前,我们已知存在几万颗直径几百米的近地小行星,但这也仅是宇宙空间中真正存在着的小行星数量的20%到30%。”对此,美国非营利民间组织B612基金会曾在几年前提出“哨兵”(Sentinel)项目,希望用一个可以追踪太阳系内近50万个行星的哨兵红外太空望远镜寻找将在未来100年内穿越地球轨道的小行星,以此来帮助人类了解更多的近地小行星。(沙莉)

 //div>nav>ul>li>a").hover(function(){ $(this).parent().stop(false,true).animate({"background-position-x":"6px",opacity:"0.7"},{duration:"normal", easing: "easeOutElastic"}); },function(){ $(this).parent().stop(false,true).animate({"background-position-x":"10px",opacity:"1"},{duration:"normal", easing: "easeOutElast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