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城科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816-8118728





    绵阳日报评论员文章: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广阔舞台

    点击量:次,发布于:2014/11/05

来源:绵阳日报

 

——三论学习贯彻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一组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至8月,回绵或到绵工作的高校毕业生12000多人、硕士生440人、博士生16人,是去年总数的1.2倍。高校毕业生缘何青睐绵阳?一位毕业生的回答很有代表性,“因为这里有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

  刚刚闭幕的第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传出利好消息,绵阳科技城将比照执行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有望年内落地实施。至此,我市已形成了中央、省、市三级完整政策体系。政策支撑平台具有示范引导作用,近年来,我市在引才聚才政策上打出的“组合拳”,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政策保障体系。当前,我们应当对各项政策措施进行系统梳理,不断查漏补缺、自我完善,使各项政策前后衔接、左右配套,使科技城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政策洼地”和“创新特区”。

  如果说,政策支撑平台为人才夯实了创新创业的底气,那么,推进创新创业,则是人才的“用武之地”。近年来,我市坚持绵阳发展实际,特别是结合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4+3”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所需,尽力为人才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一个个创业梦想在绵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当前,我们应继续用好科技城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孵化平台,尽可能整合科技成果交易、科学仪器共享、融资担保等各类服务平台,加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发挥好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作用,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开展协同创新,鼓励多出成果、多转化专利项目。

  众所周知,科技城建设以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直在变动,一定程度导致了科技城范围内各建设主体的责权利划分不明,制约了各方积极性的发挥。去年,我市对科技城体制机制进行了创新,科学界定科技城区域范围,着力构建“一核三区多园”发展格局,其中,“一核”就是30平方公里的科技城军民融合创新驱动核心示范区,这是科技城实现突破发展的重大载体,也是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最好平台。当前,我们应抓好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加快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步跟进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让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在产业发展中增长才干、建功立业。

  人才的活力,来自梦想和责任。刚刚闭幕的第二届科博会,真正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科技交流合作平台、科技成果发布交易平台、军民两用技术对接转化平台和人才对接推介平台。这就启示我们,要继续办好科博会、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等交流合作平台,持续提升科技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绵创新创业,更多优秀企业来绵投资兴业,更多优秀项目来绵落地发展。

  总之,科技城建设是各类人才锻炼提高的“大熔炉”、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我们要持续打造“四大平台”,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好条件。

 //div>nav>ul>li>a").hover(function(){ $(this).parent().stop(false,true).animate({"background-position-x":"6px",opacity:"0.7"},{duration:"normal", easing: "easeOutElastic"}); },function(){ $(this).parent().stop(false,true).animate({"background-position-x":"10px",opacity:"1"},{duration:"normal", easing: "easeOutElast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