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为激活绵阳这座科技宝藏的巨大能量,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定》后,我市又梳理出“十有政策”,涵盖创业、成果转化、创新奖励、税收优惠等方面,“含金量”十足。
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创新创业活力日趋增强
本报讯 (记者 赵利宾 实习生 高溪) 10月24日,参加完全市第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四川豪斯特电子技术公司副总经理刘强按捺不住喜悦,一方面是对即将实施的“涌泉计划”充满了期待,更多的则是感受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绵阳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从在绵阳落户到成为国内警用无人机领域的领军企业,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短短两年里就实现了华丽转身。而对于这样的成绩,刘强认为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赶上了好时候。“我们刚回到绵阳创业,就获得了科研、场地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刘强说。
豪斯特的成功绝非偶然。今年以来,我市相继出台了“十有政策”、“涌泉计划”等系列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核心就是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也让全民创新创业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今年前9个月,全市共申报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2011家,其中新注册企业1588家,平均算下来,每天新注册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为激活绵阳这座科技宝藏的巨大能量,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定》后,我市又梳理出“十有政策”,涵盖创业、成果转化、创新奖励、税收优惠等方面,“含金量”十足。随后,各县市区相继出台配套政策,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创新创业热潮。以绵阳世诺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总经理李永强原本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一名科研人员,系列扶持政策点燃了他的创业梦想。离职创办公司后,李永强得到了不小数目的创新资金扶持,公司很快步入正轨并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浆料搅拌脱泡加工设备市场的领导者,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
科技型中小企业并非一个简单的概念,根据其成长阶段、研发领域、产品特性的不同,最急需的帮助也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套用某一条扶持政策。对此,我市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及所需扶持措施的不同实施了“涌泉计划”,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和壮大期3大阶段,量身定制扶持政策。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绵阳还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和全程保姆式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同时,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力量薄弱的问题,通过搭建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的近1000台先进仪器提供给有需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使用。科研院所的资源变成了中小企业成长的“助推器”,不仅让设备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也有效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两年时间已接到1000多次申请。豪斯特的无人机研制就得到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帮助,“专家的指点帮助我们少走了不少弯路,这是在其他地方绝对找不到的。”刘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