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城科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816-8118728





    绵阳日报评论员文章:推动科技交流合作的成功尝试

    点击量:次,发布于:2014/10/20

  □ 本报评论员

  IBM来了、思科来了、西门子来了……第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期间,俄罗斯、意大利、印度等12个国家组团参展参会,全球194家科企大腕云集绵阳。短短3天,科博会搭建起了一个立足全球视野、引领科技前沿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

  相较第一届科博会,本届科博会在展会名字上加了“国际”二字,从一开始,就把目光瞄准了全球,展现科技城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广渠道推进“全域开 放”的姿态,增强科博会的国际性、多元性和包容性,把科博会打造成为绵阳走向世界、世界了解绵阳的一扇窗口。从一开始,就宣示了科技城的创新是开放的创 新,科技城绝不关起门来搞创新,愿同一切有真诚意愿的机构和企业开展互利共赢的创新合作。

  展会期间,举行了多项国际交流会议论坛,开展了驻蓉驻渝领团考察对接、意大利高新科技展示日、德法意专家组织引智项目推介等活动,集中展示了飞机项 目、军用电子定位系统、INFOSIS信息系统等国际领先科技产品,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美中投资公司、德国工商会等境外采购商相约科技城,来自境外的 嘉宾超过720人……这充分显示,科博会的国际化程度和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科技交流合作效应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展会的结束同时是一个开始,交流分享碰 撞的火花,正在变成合作发展的蓝图。

  创新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不熄引擎。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迫切要求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创新。实现这样的创新,墨守成规不行,单打独斗也不 行,需要开放、合作与分享。军民融合是科技城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是绵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源头。如何促进促进军地协调、需求对接、共建共享,推动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展会期间举行的国际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为我们打开了思维的天窗,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科技的交流合作,不仅包括技术领域的创新合作,也包括体制机制的创新、互鉴。近年来,科技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已具备丰富的科教资源、强大的创新能力 和坚实的产业基础,但创新动力不足、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仍然突出。如何深化科技城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和用好人 才第一资源,加快实现科技城突破性发展?展会期间,与会者的风云纵论,让我们深切感到,只有把技术创新与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全面激发人们的创 造创新活力,才能形成推动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

  无疑,本届科博会既是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分享前沿科技资讯的重要平台,又是展望国际创新趋势、寻求交流合作和发展共赢的重要窗口,它给了我们取长补 短、互学互鉴的机会。借助这一平台,必将重构科技城激励创新的机制,引领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合作交流,开辟科技城创新发展新路径。

 //div>nav>ul>li>a").hover(function(){ $(this).parent().stop(false,true).animate({"background-position-x":"6px",opacity:"0.7"},{duration:"normal", easing: "easeOutElastic"}); },function(){ $(this).parent().stop(false,true).animate({"background-position-x":"10px",opacity:"1"},{duration:"normal", easing: "easeOutElastic"}); });